8月11日,北京市住建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目的是为进一步推进北京市装配式建筑发展,落实新型建筑工业化,提升建造水平和建筑品质,带动建筑业转型升级,现提出以下意见。
征求意见稿指出,到2022年,北京将实现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40%以上,到2025年实现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55%。
该意见稿还指出,保障性住房和以招拍挂方式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商品房开发项目应达到装配率不低于60%的标准;新立项政府投资的新建建筑、新建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等其他实施范围内的建筑应达到装配率不低于50%的标准。
具体到重点工作方面,意见稿也给出了相关指导建议:发挥集中型科技支撑、强化系统化集成设计、提升标准化生产水平、推广精益化施工建造、实施全装修成品交房、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创新工程组织管理模式、开展评价示范和奖励、培育专业化人才队伍。
意见稿中提到,要支持装配式建筑的研发,加强装配式建筑新型结构体系、标准化设计、质量检测和高效连接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初步建立装配式建筑重大科技成果库。进一步完善装配式建筑技术标准体系、评价体系和计价依据等方面。
另外,新建建筑应实施全装修成品交房,逐步提高装配式装修在保障性住房、商品住宅和公共建筑中的应用比例,鼓励既有建筑装修和改造采用装配式装修。
大力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设计、生产、施工与运维全寿命期的应用,政府投资和公共租赁住房的装配式建筑项目应在全寿命期应用BIM技术,其他类型的装配式建筑项目鼓励全寿命期应用BIM技术。
探索建立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开展生产装备、施工设备的智能化升级行动,鼓励应用建筑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智能移动终端等智能设备,推广智能办公、楼宇自动化系统。推动大数据技术、5G、射频识别(RFID)及二维码识别等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建设和管理中的集成应用。
在发展装配式建筑过程中,一方面房地产企业在积极布局。万科于2003年开始发展装配式建筑,成立了万科工厂化中心,致力于预制装配式体系的研究。从2007年开始,逐步在全国推广装配式建筑,确立万科装配式体系。
碧桂园目前已经建立了高度标准化的部品部件库、户型库、楼型库,借助BIM技术打通研发、设计、生产、运输、施工等全产业链的数据流。通过自动化生产线实现PC构件大批量定制生产,并在施工现场应用建筑机器人及智能化施工设备,减少建筑物料浪费、提升建筑质量,实现建造全过程绿色降耗。
还有房企将装配式建筑视为未来企业发展的重点业务。美好置业2017 年正式进入装配式建筑领域,宣布由传统的房地产开发向集成装配式建筑的房屋智造一体化业务转型。年报显示,装配式建筑业务方面,美好置业在2018年投产武汉江夏工厂、青岛即墨工厂两座工厂,2019年投产河南新乡、湖北荆州、合肥肥东、重庆江津、长沙汨罗五座工厂,2020年投产了成都金堂、江苏仪征两座工厂。2020年,美好置业的装配式建筑业务涉及的金额共47.65亿元。
资本也在布局装配式建筑创新公司。7月28日,装配式建筑数字技术整合平台型公司大乐装建筑宣布完成战略融资,基于AI装配式建筑设计,达到构件标准化,从而为客户和供应商降本提效。投资方包括腾讯和招商局等明星机构。
8月10日,装配式内装公司维石住工宣布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新一轮融资,由松下电器独家战略投资。
信息表明,2014年以来,国内连续出台多项重要政策文件,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其中《“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规划:到2020年全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15%以上,其中重点推进地区、积极推进地区和鼓励推进地区分别大于20%、15%和10%;国办发《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中要求: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要达30%。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15%,2025年达到30%,2018年我国装配式建筑占比约为14%,则未来近年平均每年提升2个百分点。
数据还显示,根据住建部发布的装配式建筑造价参考依据,以2230元/平方米(考虑到技术水平上升和物价提高对价格水平带来的不同影响,假设未来几年造价不变)为基础,以房地产新建建筑面积替代城镇新建建筑面积进行测算,及至2024年我国装配式建筑市场规模将达到12000亿元以上。
目前,根据北京市发布的指导意见,装配式建筑发展要求和速度都在快速提升,未来万亿市场或将快速到来。
(文章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